史特勞斯卡恩警告,失業率會拖累經濟復甦,這波經濟危機為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,失業率預料無法快速下降。由於美國失業率逼近10%,為了避免失業率惡化,歐巴瑪政府考慮提出多項措施,包括延長今年底截止的首次購屋抵稅八千美元方案,擴大交通建設支出,延長失業津貼,給營運出現淨損的小型企業減稅優惠等。
在歐巴瑪政府思索,避免失業率惡化的措施之際,美國的赤字卻愈來愈高,引發財政保守派的疑慮。普林斯頓大學公共事務教授薛利澤表示:「現在要推出振興經濟方案比二月時更困難,赤字問題可能成為民主黨的政治束縛。」
史迪格里茲:美國失業率將持續升高,應成為決策官員關心的議題,近來股市大漲顯示,投資人對經濟復甦,出現非理性的亢奮。由於房地產市場和商用不動產疲弱,加上消費者因失業,而無法償付信用卡債等因素,經濟前景仍充滿風險。
美國經濟自2007年十二月陷入衰退以來,迄今已有720萬人失業,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就業報告,無法找到全職工作的美國人愈來愈多,退出就業市場的速度也愈來愈快,失業情況顯然會惡化,年底前可能上看10%。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,不足以阻止失業率持續升高,在2011年截止前,美國經濟脫離難關的機率很低。
美國失業率,升至二十六年來最高,是對未來的消費、房地產市場和社會安全網將形成壓力的信號,也是美國經濟再出狀況的徵兆。失業人數龐大,且失業時間延長,失業率可能要好幾年居高不下。
美國的經濟將邁入「新常態」(New Normal)——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僅約2%,因美國消費者要開始適應,信用和就業機會不充分的情況。在這波經濟衰退前的過去五年,美國每年平均的經濟成長率為2.8%。
【摘要2009.10.07 中央社】菲律賓最近遭遇兩大颱風夾擊,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慘重,總統府已宣佈全國進入災難狀態,有可能維持至少一年,以利政府有力管控災後秩序。
雙颱夾擊截至昨日造成84億披索(約新台幣58億元)的損失,價值60億披索的農作物毀於大水,帶來明年上半年缺糧的可能性,總統雅羅育於9月26日宣佈全國進入災難狀態,這是菲律賓首度因氣候干擾而作此措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