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摘要9.5.2009陳柏誠/自由〕儘管美國經濟,已經出現復甦徵兆,不過,後市恐將難以為繼,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(Joseph Stiglitz)以及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費雪(Richard Fisher)都看壞美國經濟前景,認為美國再度陷入衰退的機率很高,甚至將面臨好幾年才會消退的金融逆風。
史蒂格里茲預測,美國經濟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兩種情況,第一種是消費衰退及私人投資放慢的不安期;另一種是由政府刺激計畫帶動的經濟復甦,突然衰退,即經濟學家所謂的W型復甦。雖然聯邦政府的刺激經濟計畫,帶動美國經濟在本季成長,但並不保證成長動能得以持續,是否需要提出另一套刺激經濟計畫?有待觀察。
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費雪表示,企業重新分配資金和勞力,造成美國經濟緩慢成長,及令人不安的高失業率,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;企業為保持獲利率,將繼續緊縮預算,繼續把重點擺在成本控制,可能透過裁員,並將在職人員的生產力調整到最高等、最令人痛苦的手段;工作職缺恢復淨成長,還需要一段時間,恢復正常仍需一段長路。
美國商會週四表示,雖然美國經濟經由小幅成長正努力站穩腳步,不過,可能會在明年中出現倒退,因為刺激經濟計畫的效應,開始消退。美國商會資深副主席暨首席經濟學家雷加利亞(Martin Regalia)指出,美國經濟對經濟衰退的反應,和我們預期的不一樣,正因如此,我們必須小幅修正經濟成長預估。
美國領導人,面對的是一個黯淡的經濟復甦前景,今年迄今流失360萬個工作,自經濟衰退展開以來,大約流失670萬個工作。目前達9.4%的美國失業率,將在未來幾個月,上升到接近10%。企業必須創造工作,這項任務吃力不討好,要創造能夠穩定經濟和支出所需的一千五百萬個工作,需要五年時間。
美國製造商協會(NAM)主席安格勒(John Engler)在聲明中,回應美國商會的看法表示,懸而未決的健保和勞動改革,可能延緩或扭轉經濟復甦,我們有理由樂觀,但更有理由保持謹慎。
日企連九季縮減資本支出 【摘要2009.09.05鍾志恒/工商時報】雖然日本政壇變天,但日本企業對景氣看法卻沒變。受全球衰退、壓縮獲利,日本企業第二季資本投資,連續第九季縮減,突顯未來新政府在推動復甦的任務上,充滿挑戰。
日本財務省周五表示,第二季企業資本支出,在扣除軟體支出後比去年同期下滑22.2%。雖然減幅比第一季的25.4%為低,但仍然是連續第九季下降。另外,第二季企業獲利大減53%;銷售下跌17%,創史上第二大跌幅,顯示全球需求復甦力度,仍不足以讓日本企業有信心投資建廠和購買設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